时间:2022-12-08 21:05:20 | 浏览:644
随着未来消费者教育的完成与消费提升,培育钻石市场有望放量增长。
文/每日财报 刘雨辰
1953年,通用公司首次用高温高压法生产出了培育钻石,20世纪60年代开始 CVD 法培育钻石也已问世。
培育钻石很早就在实验室层面获得了获得技术突破,但真正到消费端培育钻石渗透率快速提升却是从2020 年开始的。在过去的2021年,人造钻石在资本市场成为最受瞩目的板块之一。
那么进入2022年,培育钻石行业还有投资机会吗?
天然钻石的尾声
每一枚天然钻石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幔中的高温高压使碳元素结晶形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天然钻石。
培育钻石是在实验室里模拟天然钻石的自然形成环境培育而成的合成钻石,以 HTHP 法(高温高压)和CVD法(化学气相沉淀法)合成为主,又称生长钻石。
培育钻石本身和天然钻石完全一样,类似于“野生的蔬菜”和“大棚的蔬菜”的区别。
区别于市面上流传的“仿钻”(莫桑石、皓石、水晶),培育钻石在化学成分、光泽、色散、硬度等物理属性方面都与天然钻石完全相同,仅是人工生产过程导致其生长纹路有所不同。普通鉴定设备与肉眼均无法区别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差异,仅有专业度极高的珠宝鉴定机构可通过光谱、晶体生长纹路以及阴极发光等方法进行鉴定区分。
更重要的一点是,人造钻石价格远远低于天然钻石。
根据贝恩数据,2020年培育钻石平均零售价格为天然钻石的35%。根据2021 年11月官网调研数据,1克拉左右的天然钻戒价格大多在 7-10万元之间,而培育钻石大多在 2-3.5万元之间,终端零售价大 致为天然钻石的1/3。
这还不是人造钻石崛起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天然钻石不够用了。
天然钻石属于非再生资源,自2018年起全球天然钻石毛坯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2020年,全球天然钻石毛坯产量为107百万克拉,较2019年降低了32百万克拉,同比减少23.02%。
与此同时,全球天然钻石毛坯产值也在持续下降,2020年全球天然钻石毛坯产值为92亿美元,较2019年降低了38亿美元,同比减少29.23%。
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至2030年中性情况下全球的天然钻石供给仅为 8400万克拉,钻石市场将面临 1.59亿克拉的供需缺口,培育钻石可有效缓和天然钻石的长期供给压力。
2015年,国际标准组织(ISO)率先颁布《珠宝首饰-钻石 业消费信心》标准,培育钻石首次得到权威组织定义。
2018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为培育钻石“正名”,重新修改了钻石的定义,并将实验室培育钻纳入钻石大类,目前钻石业界主流的四大评级机构 IGI(美国宝石研究院)、GIA(国际宝石学院)、HRD Antwerp(比利时钻石高等评议会)与 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均已陆续推出与天然钻石一致的培育钻石分级体系,为培育钻石在珠宝首饰领域内的身份提供了强有力的公信力背书。
在此背景下,美国消费者对于培育钻产品的认知已从 2010年的9%提升至2020年的 65%,培育钻的市场渗透率也由2016年的1.70%提升至2020年的3%。
微笑曲线
培育钻石产业链可根据分工拆分为上游制造、中游加工、与下游零售三大环节。
产业链上游包括石墨粉、金属触媒粉、金刚石单晶等原材料与压机设备供应商,以及培育钻石毛坯生产与合成环节的制造商。
原料与设备供应商较为分散,生产与制造环节产能集中,根据生产工艺可分为以 HPHT 技术为主的中南钻石、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厂商和以CVD技术为主的沃尔德、上海征世、杭州超然等生产商。
当前上游制造产能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河南,占据了我国90%以上的人造金刚石产能与全球接近40-50%的产能。
2020年,中兵红箭旗下子公司中南钻石已掌握 20-50克拉培育金刚石单晶合成技术与厘米级高温高压法 CVD晶种制备技术,我国头部人造金刚石制造企业生产实力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产业链中游主要从事培育钻石毛坯的切割、打磨、抛光等加工和贸易等环节,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当前印度苏拉特地区凭借低廉的人工成本、世代传承的钻石切磨加工工艺产业集聚效应成为世界培育钻石的切磨中心,独揽了全球95%的钻石加工环节,仅有3%左右的钻石切磨产能分散在中国广东、广西、河南、湖南等地。
从 GJEPC每月披露的数据来看,自2021年以来,印度培育钻石出口额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2021年 1-11月培育钻石出口总额约为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产业链下游主要从事培育钻石的终端零售,品牌商包含了天然钻石开采商垂直品牌(Lightbox)、传统钻石珠宝品牌(Lusant)和独立培育钻石品牌 (小白光)。在珠宝商批发环节,大多是根据品相,一批一批采购,而卖给下游则是一颗一颗卖,终端价格是和天然钻石价格锚定的消费者心里价位。
很多制造行业存在“微笑曲线”特征,就是中游利润微薄,上游和下游利润丰厚,人造钻石也是如此。
议价能力强的上游生产 和下游品牌商共同掌握产品定价,毛利率可分别达到 60%-70%和40%-70%,而中游加工切割环节进入壁垒与附加值较低,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环节毛利率仅为5%-10%。
从目前来看,国内已经掌握了上游话语权,中游归印度,未来最具看点的是国内下游品牌商的崛起。
自2018年培育钻石获官方认可后,零售珠宝品牌如雨后春笋频频涌出。
2018 年5月,天然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转变反对态度,宣布创立培育钻石品牌 Lightbox Jewelley进军人造钻市场;同年Richline集团旗下的培育钻品牌 Grown With Love入驻美国著名连锁百货梅西(Macy’s)。
紧随其后,美国最大钻书珠宝零售商 Signet Jewelers 旗下品牌 James Allen、Kay、Jared、Zales 均开始销售培育钻产品。国际著名珠宝品牌潘多拉也在2021 年宣布全面停用天然钻石,同年推出 Pandora Brilliance 系列培育钻石。人造钻潮流之下,海外著名珠宝商与品牌商纷纷顺应行业潮流。
国内品牌也紧跟行业潮流。
2015年,凯莉希 CARAXY成为中国首个引入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品牌以及国际合成钻石协会在中国的首个会员企业。2018年入驻天猫平台,2020 年在南京开设首个线下专卖店,打通线上线下模式。
去年以来,珠宝商的品牌进度持续推进,独立培育钻品牌小白光 Light Mark 于 1 月在上海大悦城开设了首店;豫园股份也于8月推出了旗下的培育钻品牌露璨(LUSANT);沃尔德旗下独立钻品牌 ANNIDA 于上海开设线下体验店;曼卡龙在杭州两家线下门店进行小规模试售。
随着未来消费者教育的完成与消费提升,培育钻石市场有望放量增长,因此人造钻石的高毛利率水平与广阔的市场机会更吸引品牌零售商布局。
综合来看,人造钻石不仅靠谱,而且将来是一个必选项,资本市场尽管已经给与了很高的关注,但或将继续下去。
皇氏集团公布多项光伏开发合作协议,其中,公司与安徽省阜阳经开区拟签订关于由公司投建牧光互补万头奶牛牧场、乳制品深加工厂项目及子公司参与投建年产20GW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17日,受培育钻石渗透率快速提升消息影响,A股培育钻石板块持续走强,板块指数大涨逾3%,创历史新高,成为今日市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亚振家居涨停分析:培育钻石培育钻石渗透率快速提升,钻石概念股持续走强公司投资亚振钻石,并持有60%股权(南通金象半导体40%),截止2022年4月,公司投资比例调整为30%。
- 感谢关注 左岩珠宝课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宝近期推出了新一季高级珠宝系列——「Legend of Diamonds」,致敬天然钻石的非凡魅力。新系列共由25件作品组成,所有钻石主石均切割自一颗910ct稀有巨钻
近日,伴随着娱乐圈又一盛典电影之夜的帷幕拉开,娱乐圈一众明星们也纷纷出动,为大家贡献了今年为数不多的红毯名场面,这其中也包括了罕见露面的李冰冰。众所周知,李冰冰作为家喻户晓的国民演员,有着无数的经典代表作品,可以说是娱乐圈许多后辈的榜样和目。
世界时尚珠宝奢侈品品牌,比如格拉夫、梵克雅宝、宝格丽等等这些品牌,如果上拍卖会,是很受爱好者追捧的品类之一。因为从一场几小时的拍卖会中,就可以挑选到来自世界顶级珠宝品牌的经典作品,在时尚的近现代依旧独领风骚,是很值得期待的。
孩子小不懂事,正是需要引导教育的时候,所以父母应格外用心去教育孩子。但是教育孩子可并非是一件容易事,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手里没有几把刷子怎么能行?下面给大家奉上4条育儿钻石法则,让你在教育的
近日,著名的名媛帕丽斯希尔顿入驻某社交平台,作为超级富豪的孩子,希尔顿从小的生长环境就相当地优越,作为“顶级名媛”她也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这一次帕丽斯在社交平台中分享出自己的衣帽间,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人关注,当天她手上带着比自己眼睛还要大的。
8月23日,中国黄金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近日接受工银瑞信基金、国寿养老、嘉实基金、天弘基金、外贸信托等共计352位投资者调研,就培育钻石等话题交流。今年以来,培育钻石行业受到二级市场高度关注,部分概念股出现较大涨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国黄金(600916,SH)日前公告了半年报。受疫情影响及金价下滑,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331亿元,同比下降477%;但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914%,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98%,本期
近来,黄金、铂金等贵金属价格持续走低,加上经历本轮疫情,很多消费者都有购买“大件”商品慰劳慰劳自己的消费冲动,到哪里去购买放心称心的首饰?8月4日,第三届“五五购物节”重磅活动之一——2022钻石珠宝文化节在新世界大丸百货启动,或许能够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