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21:33:56 | 浏览:332
昨天一则人造钻石的新闻冲上了头条,
人造钻石
说,这届年轻人不行,不识货,都去买人造钻石了,导致天然钻石价格下滑,今天我们来聊聊,珠宝的价值到底是受什么影响?
珠宝,包括钻石,是具有很强的收藏投资价值的,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收藏品投资的基础的逻辑,以及影响因素:
影响收藏品价值的因素主要是两大类:
第一类是质的因素: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等;
第二类是量的因素:流通量、出世量和存世量
(1)流通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某种收藏品在收藏品市场上流通交易的数量;
(2)出世量是指已经被人们发现的某种收藏品的数量;
(3)存世量是指某种收藏品尚存于世的所有数量,既包括已经为人们所知的收藏品数量,又包括尚未被人们所知的,但确实存在于世而且将来会为人们所知的收藏品的数量,存世量包括流通量和非市场流通量是一个动态数据
因为存世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少,且存世量的数据是动态变化,很难确定,所以,通常收藏品的价值关系更密切的是其流通量和出世量。
宝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既美观、稀缺又耐用,是一种很高价值的商品,是人间财富、地位和权贵的象征。
我们知道,金银自古以来就是资产货币的体现,黄金至今依然是许多国家国库储备的首选,宝石虽然不像金银这样,作为流通货币,但是,历代各国的王室贵族,都会把宝石作为财富进行收藏,同时,因为宝石具有比黄金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升值潜力,并且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储藏等,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国库的新选择。
伊丽莎白二世佩戴的巴西海蓝宝石王冠首饰套装
由此可见,钻石的确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
钻石高贵的地位,缘于1938年一次成功的市场营销。全球钻石巨头德比尔斯通过商业炒作,早就了钻石的高价,所以,总结一句话就是,
钻石,垄断出来的“高贵”
古时候,发现开采钻石是一个偶然事件,钻石非常罕见稀有,只会出现在皇族贵胄的王冠、项链上, 但,1870年以后,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砖石被大量开采,这无疑就使得钻石的稀缺价值被稀释,这时出现了一个有野心的生意人塞西尔·罗兹,他控股的公司德比尔斯抄底买下了全部钻石矿藏,并牢牢控制矿山开采,压缩供应,抬高价格。到1888年,罗兹就控制了南非所有的钻石供应渠道,也等于他控制了全世界的钻石供应。
百年来,德比尔斯牢牢控制着钻石供应。对全世界大部分钻石矿脉,德比尔斯直接进行控制,而对少部分没有控制的钻石矿,则买断其所有出产。凡不服垄断的,德比尔斯就威逼利诱。一手严抓现有垄断,一手对付新矿出现,凭借冷酷无情又虚与委蛇的竞争手段,德比尔斯垄断全球钻石市场长达一个世纪,使钻石始终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且一些新兴国家,如印度和中国,钻石需求随经济增长而日益旺盛,也带动了钻石价格持续上涨。
这就是钻石,被炒作出来的高价,从以上资料中,不难看出,钻石是不具备投资收藏品中的真正的稀缺性的,且现在新一代的年轻群体,不再被钻石的营销事件所洗脑,喜欢钻石的闪耀,在当前有各种替代品,其中人工钻石就是一种选择,且比天然钻石更绚烂,这无疑,再一次稀释掉钻石本来的“美观”的价值。
钻石,这颗被营销出来的高贵,未来将会怎样,你怎么看?
#钻石##珠宝##收藏##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