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21:13:46 | 浏览:1784
近来,A股两市的成交量在震荡中每况愈下,增量资金的不足令多头掣肘,向上合力难以聚集,然而二级市场从不缺乏机遇,存量资金的积极博弈仍旧激起了结构性行情的浪花。作为新消费产业的代表之一,培育钻石近来的热度非凡,该板块不仅明显跑赢同期各大指数,多只强势概念股甚至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市场争相追逐的“甜品”。
何为培育钻石?
股价的向上发力首先依赖于基本面的支撑,商品的优质性、行业的景气度等也往往决定了其最终的高度。
根据定义,培育钻石指完全或部分经人工晶体生长过程而形成的由碳原子组成的等轴晶系晶质体,又称生长钻石,是合成钻石的商贸名称。
简而言之,培育钻石就是通过一定技术与工艺流程制造出来的“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且在透明度、折射率、色散等外观方面可以与天然钻石相媲美,肉眼根本无法分辨,仅在专业仪器的高精度助力下才能发现细微的差别。
但在近乎一致的品质与外表下,培育钻石的售价却仅约为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成本更是仅为五分之一左右,超高的性价比迎来了婚恋、悦己等奢侈品消费需求的青睐。
我国作为消费强国,人均钻石消费量仍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可见培育钻石未来成长空间之广阔。特别是自2018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扩宽了“钻石定义”并承认实验室的培育钻石也是钻石以来,培育钻石快速步入消费者的视野,其对天然钻石的替代进程也进一步提速。
而随着市场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培育钻石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培育钻石产量的同比增速达到25%,产量渗透率提升至7.5%;同期全球培育钻石饰品销售额的同比增速高达167%。
对比新能源汽车行业?
面对培育钻石行业的展翅,市场不乏不对比性研究,甚至将其与大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进行类比,认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市场渗透率不足5%,到2021年时已突破10%,并在当年年底达到19%;而作为全球培育钻石行业主要打磨加工基地的印度的培育钻石出口率渗透率在2021年之前也不足5%,但在2021年至2022年实现了进出口渗透率的翻倍增长,接近10%。根据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的创新扩散理论,成长性行业的渗透率在逼近10%时,景气度将加速上行,意味着培育钻石有望复制新能源车高成长性。
不过如此对比也有疏漏之处:一来对比的口径并不完全吻合,二来汽车行业本身的体量相当巨大,产业链成熟,涉及的上下游领域极为宽广,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是我国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稳步发展的重要一环,被纳入国家战略,所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空前,而这些客观条件恰恰是当下的培育钻石行业所不可比拟的。
但培育钻石行业的高景气度仍不可置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确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同属“新消费”,同样为供给端的技术创新所驱动等等。特别地,培育钻石在地表环境保护、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等方面远优于天然钻石开采,与新能源汽车一样是对环境较为友好的行业,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意味着会有较强力度的政策支持。
培育钻石板块极具竞争力
回到A股,虽然培育钻石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较早阶段,但是市场已闻风而动,目前也恰逢中报预披露的窗口期,使培育钻石概念股受到颇为广泛的关注。
具体概念股如下:
就目前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晶盛机电、黄河旋风、力量钻石、中兵红箭和四方达均实现了预增。其中,增幅最高的公司为黄河旋风,预计上半年的盈利为7,050万元,同比增长194.20%。黄河旋风是目前国内规模领先、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供应商之一,培育钻石产品制备技术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早在2003年,公司就开始研发培育钻石合成技术,整体规模仅次于中南钻石,居于行业次席。
而中南钻石是中兵红箭旗下的子公司,为我国培育钻石行业的龙头,是世界最大的超硬材料科研、生产企业。中兵红箭不仅是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原石供应商之一。最新业绩预告显示,中兵红箭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66,500万元–71,500万元,同比增幅为103.41%-118.71%。
同样实现了业绩翻倍的还有力量钻石,上半年盈利为22,550万元-23,650万元,同比增长108.80%-118.98%。力量钻石是国内一流的人造金刚石企业,主业持续聚焦人造金刚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培育钻石、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等。作为行业的后来居上者,力量钻石的应收规模相对较小,但盈利能力突出,加上较轻的历史包袱,更能让其在行业中快速崭露头角。
总的看来,“新消费”的升级趋势催动了多个行业的进步,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趋于成熟。目前的培育钻石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关企业无疑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业绩节节攀升;而随着业内产能的进一步扩大,行业竞争将趋于白热化,未来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也值得投资者们的长期追踪与观察。
有用就收藏、点赞、分享一键三连吧~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925亿元,较去年末的11134亿元缩水3209亿元,降幅为29%。Wind数据显示,富安达基金管理规模在去年末终于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34亿元,但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回撤至7925亿元。
但刀锋还是看好新能源,看好光伏储能产业链。盘后有两个大消息,一个是总理广东深圳考察,在比亚迪公司,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异军突起,要抓紧研究延续实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政策,扩大大宗消费!正好光伏最近涨幅过大,明天新能源汽车可以出来接棒。
今天三大指数算是低开拉升然后下挫又反弹拉升的走势,创业板指比较强势一点,拉升之后表现还不错。收盘时候都收涨,创业板指数涨多一点点。今天上午,辅助生殖板块活跃,培育钻石板块、TOPCON电池板块、煤炭开采行业、旅游酒店、粮食概念、证券板块、特高压板块和船舶制造等诸多板块先后拉升。
行业事件1、8月11日,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汽车产销量创历年同期最高值,预计8月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会呈现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925亿元,较去年末的11134亿元缩水3209亿元,降幅为29%。Wind数据显示,富安达基金管理规模在去年末终于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34亿元,但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回撤至7925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欧碳中和混合发起C基金经理刘伟伟表示,仍将持续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此外,他认为,随着产业链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大型地面电站这类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装机需求会逐步释放,从而带动明年行业维持高增长阶段,“光伏中还有一个子行业就是储能,大型地面电站以及家庭户用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非常高”。
板块表现板块方面,新能源方向继续受到资金追捧,光伏板块再创新高,但午后涨幅逐渐收窄。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4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2%。今天茅指数、宁组合也有不错表现,主要得益于外资今天的买入,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首先疫情的好转直接对于电池产业链的排产都有较好的修复,包括新能源车的生产。当前八月份,整个七月份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基本上同比的销量有120%以上的增速,环比销量基本上跟六月份持平。03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空间今年大家看到国内新能源车新车的渗透率达到了25%以上,可能都会焦虑渗透率上限到底在哪里?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